
2019年11月,资兴市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。资兴市按照强化管理、落实责任,完善制度、健全体系的要求开展工作,不断巩固发展创建成果,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。
一、资兴市情
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,国土总面积2747平方公里,现有耕地面积34.4万亩,总人口38万,辖11个乡镇、2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,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、生态旅游城市和开放魅力城市。境内资源丰富,生态优良宜居,有5A级景区东江湖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.2%,获评“中国森林氧吧”。资兴市是全国第三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也是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10强,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前列。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,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61.8亿元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2254元,实现农业年总产值62.5亿元,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.91亿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80元。
二、农业产业发展情况
全市狠抓“六大强农”提质行动,农业产业快速发展。目前,成功创建了2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茶叶和柑橘)标准化生产基地,拥有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3家,农业龙头企业38家。“两品一标”农产品认证已达到19个,“东江鱼”“东江湖蜜橘”“东江湖茶”分别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。其中,东江湖蜜橘基地入选人民优选产业示范基地。狗脑贡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,东江湖蜜橘获评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。东江鱼、东江湖茶被评为省区域公用品牌。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17家。湖南省区域公用品牌“湘江源”授牌企业3家。东江湖鱼、东江湖果、东江湖茶、东江湖菜产业年总产值48.1亿元。
三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
近年来,资兴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严格落实食品安全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民生工作重要位置,不断巩固发展创建成果,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,全市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8.5%以上,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。
(一)坚持标准化生产,严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。一是大力推广标准化技术。围绕东江湖鱼、茶、果等特色农产品,先后制定23项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,建设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26个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2万亩、现代农业园区3个。二是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经营。严格管控农药化肥、兽药饲料等农资经营行为,全市90多家农资店均纳入国家“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”,种子经营全部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备案,30多家兽药饲料经营企业均实行GSP管理,生猪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自配料行为受到严格监管。三是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。贯彻绿色生产理念,推行绿色生产方式,积极推广高效微生物有机肥、测土配方施肥、太阳能杀虫灯、新型农药、农药减量行动、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适用技术,减少污染源。全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0%,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%。
(二)全方位监管,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。一是构建监管体系。建立市、乡、村、组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,配备乡镇专(兼)职监管员95名,村级监管员197名,组协管员2745名。开展“两证+追溯”工作,全市有137家和55家企业分别入驻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省农产品“身份证”管理平台,联合市市场监管局,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,积极督促企业赋码销售。二是开展强力整治。围绕蔬菜、茶叶、生猪等重点产业,突出重点产品、重点区域、重点时段,加强检查和监督抽检。开展食用农产品“治违禁、控药残、促提升”质量安全综合执法行动、农资打假护农联合行动、生猪屠宰违法专项整治行动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等,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、责任意识,确保农产品生产工作安全稳定。三是提升检测内功。建立以市为核心、乡镇为基础、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为补充的三级农产品抽样检测机制,实现监管到地头、检测全覆盖。市检验检测中心获“双认证”资质,农残检测参数达35个,各乡镇都具备农兽药残留速测能力。截至目前,今年共完成快速检测2108批次,农兽残监测合格率99.9%,畜产品禁用药物检测合格率100%。
(三)创响东江湖品牌,放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势。一是出“办法”。出台相关文件,鼓励和扶持农产品向绿色、有机、地理标志等发展,目前全市“两品一标”农产品认证数19个,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6个。二是强“保护”。加大品牌保护力度,开展农产品品牌打假专项行动,同时组织参加农业博览会、推介会、产销对接等活动。三是促“整合”。利用东江湖沿湖各乡镇鱼、茶、果产业快速发展机遇,积极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。
农产品质量安全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下阶段,资兴市将农安县结对帮扶为契机,进一步总结经验、巩固成果,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牢牢抓在手上,切实抓出更好成效,打造“食安资兴”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。